Company News Media Reports Shenglong Style Information Bulletin
盛隆电气集团创业七公司总裁袁道金——仗技术之“剑”笑踞市场
Release time:2018-05-10Click:11524
转自5月10日《楚天都市报》报道


微信图片_20180510101515_副本.jpg


盛隆电气集团创业七公司总裁袁道金——

仗技术之“剑”笑踞市场

楚天都市报记者  庞正


从19岁高中毕业加入盛隆,袁道金从技术岗位转到市场岗位,再回到技术岗位,最后又到市场岗位。几番转型,让他对技术和市场都有了深刻的理解,对如何利用技术优势开拓市场,更是有了独到的见解和做法,并取得不凡的成就。

直到现在,离开技术岗位十多年了,袁道金仍时常从技术的角度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他说:“做技术很享受。越是有难度、有挑战,我越喜欢,越能显现我们盛隆的实力和优势。”



初试牛刀
现场画出图纸震撼合作方



袁道金1987年加入盛隆,至今有30多年了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,挂着三幅盛隆电气集团的大合影。“一方面激励我们奋进,提醒我们肩上的责任;一方面,也时时让我们感到,盛隆大家庭在一起的温暖和谐。”袁道金说。

刚进公司时,他就从车间工人做起,焊接、装配,扎实掌握了电气车间的各种技术。1993年,他随公司的发展来到武汉,并开始第一次转型,前往鄂州开拓市场。

当时,鄂州、黄石一带有很多水泥厂,但交通条件比较差,又是人生地不熟的,袁道金跑得很辛苦,不到一个月就跑坏了一双鞋。后来,他索性花20多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,骑车跑遍各村镇。那时武汉工厂还在筹建过程中,客户要求到公司考察,只有去枣阳工厂。袁道金租了一辆车,从鄂州开到枣阳,客户参观考察结束后,他陪着客户返回鄂州,到家都没回去看一眼,一干就是三四个月没回枣阳家中。

跑动过程中,袁道金发现,那里的很多村镇企业办的水泥厂,没有电气图纸,全是凭经验建起来的,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有一次,他来到一家塘角头水泥厂,跟厂里的电工和当地村长一起交谈。对方一边描述厂里的用电负荷需求,袁道金一边就把电气图纸画出来了。对方大吃一惊,既折服又感动,当场请他报价,现场拍板成交。

那是袁道金的第一笔订单,13.8万元,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笔订单的商品,也是在武汉工厂投产的第一批货物。

后来,那位村长又陆续介绍了多家水泥厂给袁道金,通过熟稔的设计制图技术,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赞扬,弥补了用户在电气方面的短板,提高了用户的效率,也让他在不到一个月里签下3个订单,总金额接近50万元,这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大的订单了。



克难攻坚
用技术和品质打开市场


1993年,袁道金在鄂州开拓市场才几个月,刚刚熟悉了环境,也建立了一定的销售渠道,为响应公司号召,重新回厂里做技术、管生产。

干一行,爱一行。袁道金知道,要以技术指导生产,生产支持营销。他白天跟负责市场的同事们一起去见客户,了解客户的需求,晚上加班画图纸、审图纸,周末也从来没有休息过。

有一次,袁道金正在车间里工作,忽然来了一队人,询问一款商品,要求三天内送货。当时盛隆的车间里没有这种规格的货品,但他了解到这是一家从未合作过的重要客户,现在又急需这款商品,便当机立断,一口答应:3天没问题。

按照以往经验,要根据需求设计方案、画出图纸、购买元器件、焊接拼装,形成成品,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。但袁道金答应了客户,就一定要按时、保质地完成。元器件没有现成的,就先从别的产品上拆下来,特殊的部件,紧急从全国调货,专车运送,装配方案不断调试……技术小组的5个人,两天两夜不眠不休,提前把符合要求的三台特定配电设备送到了指定地点,立马安装合格通电投入运行。客户十分满意,从此开始大力跟盛隆展开全方位合作。

还有一次,北京一家单位订购了一批特殊高压双电源柜。这在当时来说,技术难度很大,此前也没有做这种产品的经验。货品交付后,机械联动部分不能满足使用需求。为确保客户能正常投入使用,袁道金赶紧带领一个小团队奔赴北京,紧急调试、整改,每天晚上忙到凌晨,第二天早上6点又准点开工,反复试验,一个多月终于攻克了难关,产品顺利投用。

“做技术的,肯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,但什么问题来了都不要怕,努力想办法解决。”袁道金说,“有时候一个问题没解决,整夜都睡不着觉。但最后,一定会保证产品优质出厂,给开拓市场的同事们提供坚实的后盾。”



勇于创新
青藏铁路上盛隆有贡献



2006年,袁道金再次转型,投身市场。

“经常跟做市场的同事们打交道,很受触动。”袁道金说,“有一些同事刚开始什么都不懂,经过学习和锻炼,成长为老板,带起了团队,这说明我们公司的‘群体老板制’是很先进很优秀的制度。在这样的制度下,我相信我去开拓市场,也能成功。”

刚开始,袁道金就碰见了一个大单、难单。

那时,青藏铁路建设进入后期,袁道金有机会拿到了11个站点的35KV高原型箱式变电站供电订单。在青藏高原上装配箱式变电站,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,想都没想过的事情。高原上空气稀薄,爬电距离电气间隙要比普通的配电设备大,当时没有成熟的技术。用什么规格的元器件,怎么组装才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,这些都需要自己摸索和开发。

为此,袁道金专门花两三个月的时间,到全国各地去找方法,特别是在高压元器件发源地西安,长时间驻留,到元器件厂家实地考察、请教专家。

好不容易按要求做好了细化的电气图纸,再逐个选购元器件,拿出装配方案,袁道金一刻也不敢放松。要让电气开关能正常运转,同时又便于操作,设备的操作结构也经过研发设计,反复试验。

最后,11套4米高的配电设备做好了,用十几辆大平板车拖了二十多天拖到目的地,全部合格,一次性通电成功。

青藏铁路通车那天,袁道金在电视上看到通车仪式的画面,国家领导人为通车剪彩,他的内心也十分激动,倍感荣幸和自豪。因为,让世界瞩目的青藏铁路,有盛隆的贡献,而且盛隆的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。

“从最初的一个想法,到图纸,到造出实物,到投用,这里面凝聚了我和很多同事的心血,最后成功了,我们都很自豪。”袁道金说,“这样的工程,有的单位是不敢接这个订单的,但我们盛隆做到了。”

明白技术的重要性,袁道金至今要求七公司所有同事都要懂技术,每月组织专家来七公司进行指导和培训。他相信,掌握了技术的人,才能更好地跟客户谈合作,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化方案和建议,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实现共赢。

“利用技术来开拓市场,这是盛隆的优势,也是七公司的优势。集团公司里年龄不到三十岁成立营销处的老总,创业七公司就有几位,希望今年能培养走出两位公司总裁来。”袁道金说,“2018年集团公司提出人员订单双翻番的目标,通过盛隆全体人员的智慧和拼搏,盛隆正向着更高效能去奋斗、攀登,回报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,迎接盛隆创建崛起四十春。在‘群体老板241战略’指引下,盛隆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”


转自5月10日《楚天都市报》报道



盛隆电气集团创业七公司总裁袁道金——

仗技术之“剑”笑踞市场

楚天都市报记者  庞正


从19岁高中毕业加入盛隆,袁道金从技术岗位转到市场岗位,再回到技术岗位,最后又到市场岗位。几番转型,让他对技术和市场都有了深刻的理解,对如何利用技术优势开拓市场,更是有了独到的见解和做法,并取得不凡的成就。

直到现在,离开技术岗位十多年了,袁道金仍时常从技术的角度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,他说:“做技术很享受。越是有难度、有挑战,我越喜欢,越能显现我们盛隆的实力和优势。”



初试牛刀
现场画出图纸震撼合作方



袁道金1987年加入盛隆,至今有30多年了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,挂着三幅盛隆电气集团的大合影。“一方面激励我们奋进,提醒我们肩上的责任;一方面,也时时让我们感到,盛隆大家庭在一起的温暖和谐。”袁道金说。

刚进公司时,他就从车间工人做起,焊接、装配,扎实掌握了电气车间的各种技术。1993年,他随公司的发展来到武汉,并开始第一次转型,前往鄂州开拓市场。

当时,鄂州、黄石一带有很多水泥厂,但交通条件比较差,又是人生地不熟的,袁道金跑得很辛苦,不到一个月就跑坏了一双鞋。后来,他索性花20多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,骑车跑遍各村镇。那时武汉工厂还在筹建过程中,客户要求到公司考察,只有去枣阳工厂。袁道金租了一辆车,从鄂州开到枣阳,客户参观考察结束后,他陪着客户返回鄂州,到家都没回去看一眼,一干就是三四个月没回枣阳家中。

跑动过程中,袁道金发现,那里的很多村镇企业办的水泥厂,没有电气图纸,全是凭经验建起来的,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有一次,他来到一家塘角头水泥厂,跟厂里的电工和当地村长一起交谈。对方一边描述厂里的用电负荷需求,袁道金一边就把电气图纸画出来了。对方大吃一惊,既折服又感动,当场请他报价,现场拍板成交。

那是袁道金的第一笔订单,13.8万元,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笔订单的商品,也是在武汉工厂投产的第一批货物。

后来,那位村长又陆续介绍了多家水泥厂给袁道金,通过熟稔的设计制图技术,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赞扬,弥补了用户在电气方面的短板,提高了用户的效率,也让他在不到一个月里签下3个订单,总金额接近50万元,这在那个年代算是比较大的订单了。



克难攻坚
用技术和品质打开市场


1993年,袁道金在鄂州开拓市场才几个月,刚刚熟悉了环境,也建立了一定的销售渠道,为响应公司号召,重新回厂里做技术、管生产。

干一行,爱一行。袁道金知道,要以技术指导生产,生产支持营销。他白天跟负责市场的同事们一起去见客户,了解客户的需求,晚上加班画图纸、审图纸,周末也从来没有休息过。

有一次,袁道金正在车间里工作,忽然来了一队人,询问一款商品,要求三天内送货。当时盛隆的车间里没有这种规格的货品,但他了解到这是一家从未合作过的重要客户,现在又急需这款商品,便当机立断,一口答应:3天没问题。

按照以往经验,要根据需求设计方案、画出图纸、购买元器件、焊接拼装,形成成品,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。但袁道金答应了客户,就一定要按时、保质地完成。元器件没有现成的,就先从别的产品上拆下来,特殊的部件,紧急从全国调货,专车运送,装配方案不断调试……技术小组的5个人,两天两夜不眠不休,提前把符合要求的三台特定配电设备送到了指定地点,立马安装合格通电投入运行。客户十分满意,从此开始大力跟盛隆展开全方位合作。

还有一次,北京一家单位订购了一批特殊高压双电源柜。这在当时来说,技术难度很大,此前也没有做这种产品的经验。货品交付后,机械联动部分不能满足使用需求。为确保客户能正常投入使用,袁道金赶紧带领一个小团队奔赴北京,紧急调试、整改,每天晚上忙到凌晨,第二天早上6点又准点开工,反复试验,一个多月终于攻克了难关,产品顺利投用。

“做技术的,肯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,但什么问题来了都不要怕,努力想办法解决。”袁道金说,“有时候一个问题没解决,整夜都睡不着觉。但最后,一定会保证产品优质出厂,给开拓市场的同事们提供坚实的后盾。”



勇于创新
青藏铁路上盛隆有贡献



2006年,袁道金再次转型,投身市场。

“经常跟做市场的同事们打交道,很受触动。”袁道金说,“有一些同事刚开始什么都不懂,经过学习和锻炼,成长为老板,带起了团队,这说明我们公司的‘群体老板制’是很先进很优秀的制度。在这样的制度下,我相信我去开拓市场,也能成功。”

刚开始,袁道金就碰见了一个大单、难单。

那时,青藏铁路建设进入后期,袁道金有机会拿到了11个站点的35KV高原型箱式变电站供电订单。在青藏高原上装配箱式变电站,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,想都没想过的事情。高原上空气稀薄,爬电距离电气间隙要比普通的配电设备大,当时没有成熟的技术。用什么规格的元器件,怎么组装才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,这些都需要自己摸索和开发。

为此,袁道金专门花两三个月的时间,到全国各地去找方法,特别是在高压元器件发源地西安,长时间驻留,到元器件厂家实地考察、请教专家。

好不容易按要求做好了细化的电气图纸,再逐个选购元器件,拿出装配方案,袁道金一刻也不敢放松。要让电气开关能正常运转,同时又便于操作,设备的操作结构也经过研发设计,反复试验。

最后,11套4米高的配电设备做好了,用十几辆大平板车拖了二十多天拖到目的地,全部合格,一次性通电成功。

青藏铁路通车那天,袁道金在电视上看到通车仪式的画面,国家领导人为通车剪彩,他的内心也十分激动,倍感荣幸和自豪。因为,让世界瞩目的青藏铁路,有盛隆的贡献,而且盛隆的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。

“从最初的一个想法,到图纸,到造出实物,到投用,这里面凝聚了我和很多同事的心血,最后成功了,我们都很自豪。”袁道金说,“这样的工程,有的单位是不敢接这个订单的,但我们盛隆做到了。”

明白技术的重要性,袁道金至今要求七公司所有同事都要懂技术,每月组织专家来七公司进行指导和培训。他相信,掌握了技术的人,才能更好地跟客户谈合作,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化方案和建议,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实现共赢。

“利用技术来开拓市场,这是盛隆的优势,也是七公司的优势。集团公司里年龄不到三十岁成立营销处的老总,创业七公司就有几位,希望今年能培养走出两位公司总裁来。”袁道金说,“2018年集团公司提出人员订单双翻番的目标,通过盛隆全体人员的智慧和拼搏,盛隆正向着更高效能去奋斗、攀登,回报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,迎接盛隆创建崛起四十春。在‘群体老板241战略’指引下,盛隆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”


Share:
The last one: 火爆!花椒首届女生专场招聘会举办!

Next: 我校互联网学院邀请盛隆电气集团创业九公司95部经理蔡...

C2018 copyright all Shenglong Electric Group
Public network security 11022800129 京ICP备15047605号